河北新闻网讯(刘婷婷)近日,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钳工高级技师夏立走进燕京理工学院现在股票配资,为全校一万余名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磨出来的精度扛起来的担当”的专题报告。夏立分享了他三十余年扎根生产一线,从普通学徒成长为杰出“大国工匠”的奋斗历程与人生感悟。
图为报告会现场。王辰辰摄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夏立曾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夏立亲手装配的通信设备曾亮相国庆阅兵盛典;他为“天马”望远镜和“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制造核心部件;其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紧急生产的通信天线,保障了第一波救援信号的传输。凭借卓越贡献,夏立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讲座中,夏立以“起点、选择、攻坚、传承、担当”为脉络,系统阐述了他的技术成长与精神追求。他从学徒时期苦练“磨钻头”基本功讲起,分享了“数芝麻”以锤炼心性、借助“俯卧撑”稳定手感等日常训练细节,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如何于细微处养成。“磨钻头,磨的不是钢铁,是匠人之心。那0.002毫米的精度,是从千万次重复中沉淀出的执着。”他如此阐释对“精度”的极致追求。
在分享攻坚克难经历时,夏立讲述了团队连续奋战72小时,手工打磨十万个精密点位,最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研制出“天马”望远镜核心部件的事迹。他将此过程喻为“在头发丝上起舞”,彰显了中国技工的非凡技艺与责任担当。谈及汶川地震期间紧急生产通信天线的经历,他动情地说:“当我装配的通信天线传出第一波救援信号,我才真正明白,一颗小螺丝也能承载生命之重。”现场播放的“中国天眼”建设纪实影像,生动展现了夏立团队的杰出贡献,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个人的价值,唯有融入国家伟业,才能绽放光芒。工人手中的精度,汇聚起来就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底气!”夏立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勉励学子们脚踏实地,用实干成就梦想。
夏立(右)受聘为燕京理工学院“劳动教育导师”。王辰辰摄
讲座结束后,燕京理工学院正式聘请夏立为学校“劳动教育导师”。未来,他将持续指导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引导学生在动手实操中锤炼技能、感悟匠心。
夏立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燕京理工学院表示,将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现在股票配资,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技能报国、实干兴邦”的坚定信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锤炼真本领、贡献青春力量。
宏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